天气渐凉,进入秋冬季节,阳气渐衰,阴气自胜,很多老年人年老体弱,久病亏虚,身体机能逐渐下降,致使很多慢性疾病困扰我们,使我们痛苦不堪。如: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冠心病及慢性骨关节疾病,尤其是脑中风后遗症,一旦患病,使很多患者不能够生活自理,为了能早日康复,就没完没了的输液,打针,没完没了的针灸、按摩康复,致使很多家庭走入困境,因病致穷。
从中医的角度谈谈脑卒中,中医把脑卒中称中风症,中风又有外风及内风之分,外风因感外邪(风邪)而致,在«伤寒论»亦称中风,也称«桂枝汤症»(桂枝汤治太阳风,芍药甘草姜枣同,解肌发表调营卫,表虚有汗此为功。)内风属于内伤病症,又称脑卒中。现代称中风多指内伤病症。中风一词源于东汉神医张仲景在«金匮要略,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»中所创病名,并沿用至今。书中记载:“积损正衰,年四十而阴气自半,起居衰矣”。年老体弱或久病亏损,脑脉失养,气虚则运行无力,血流不畅,而致脑脉不通,阴血亏虚,阴不能制阳,内风动越,携风火,痰浊,淤血,止扰清窍,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。突然昏仆,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言语蹇强,偏身麻木,为主要临床病症。突发本病,多发于中老年人,四季皆发病,多以冬春最多见。
中医辨证施治:
(1)肝阳暴亢,风火上扰
证候: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舌强言蹇,偏身麻木,眩晕头痛,面红耳赤,心烦易怒,舌质薄黄,脉弦有力。
治则:镇肝熄风汤加减,天麻勾藤汤加减。
中医针灸:十二井穴,水沟,太冲,丰隆,泻法,留针15---20分。
(2)风痰淤血,痹阻脉络
症候: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舌强言蹇,偏身麻木,舌质暗淡,脉弦滑。
治则:大秦艽汤加减。
中医针灸:内关,水沟,风池,极泉,委中,三阴交,尺泽。用提插捻手法,留针15----20分。
(3)阴虚风动
症候: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舌强不语,偏身麻木,烦躁失眠,眩晕耳鸣,手足心热,舌质红绛,脉细弦、数。
治则:滋阴熄风,大定风珠汤加减。
中医针灸:肩俞,曲池,外关,合谷,神门,太冲,手三里,解溪,昆仑。补法,留针15----20分。
(4)正气暴脱
证候:突然昏仆,肢体瘫软,手撒肢冷汗多,二便自遗,舌质暗紫,苔白腻,脉细弱。
治则:回阳求阴,益气固脱。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。
中医针灸:水沟,太冲,丰隆,关元,神阙,肩髃,曲池,手三里,外关,合谷,阳陵泉,足三里,解溪,昆仑。平补平泻针法,留针15---20分。
切记,脑卒中关键就是早检查,早发现,早预防,早治疗,我们要未雨绸缪,不要亡羊补牢。